![]() 日志正文
|
||
最近的一些感受 昨天晚上,被派去开发区开一个会,等了两个小时,会议一共讲了两分钟,一直在走廊里面尴尬的等着。偶尔看到进进出出会场的领导们,三五成群的抽着烟,就让我想起千寻里面推开窗户吞云吐雾的大青蛙。这等待的两个小时里面,思绪起伏万千,又想起了王尔德的那句话:一个卑微的职位,一种平凡的生活,某些含而不露的东西。很多人想要权势,或许就是在乎那样一种人上人的感觉吧,你想要远离权势,采菊东篱下,某些时候就不得不卑微。其实广义上来讲,所有人都是卑微的,对于这些领导们说,我们是小人物,对于更大的领导来说,他们也是小人物。最近单位准备迎接检查,准备了好多页的ppt报告,好多盒档案,晚上、周末加班赶制这些东西,其实据说下来检查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,二十分钟是什么概念,可能连那份长长的ppt都播不完,这不是很讽刺吗?
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,几天前我开始了去社区医院打针的日程,一共十多针吧,因为社区医院离家近,就早晨去扎针,完事儿直接去上班,不耽误工作。第一天去的时候,走进去,刚好有一个中年男人坐在那等着扎滴流,我就在旁边等着他扎完再给我扎。那个中年的女护士态度是挺认真的,告诉我,别着急,扎针是仔细活儿,不能着急。我说好,我不着急,我等着。针扎进了男人的手背,贴上了白色的小胶带,男人感觉了一下,说:“鼓了吧!”中年女护士摘了胶布看了看,把针拔下来又重新扎。我在一边看得心拔凉拔凉的,心里就在默默的安慰自己:“没事儿,没事儿,人是贱皮贱肉,扎不死的。何况我就这是个皮下注射针,手把不好顶多是疼一点,没什么的。”于是我就一直在这家社区医院扎针了。这个小社区医院估计是私人承包的,一年365天不休息,有两个扎针的护士,一替一天,慢慢的我竟然也就习惯了,还摸索出了一定的规律。第一天的那个护士进针慢,扎得疼,有时候还来得晚,应该是工作态度不太好吧。第二天的那个护士对自己的技术还真挺有信心,扎的确实也不疼,进针比较快,听到我夸奖她扎针不疼,还会维护一下另一个护士,也能感觉到她在暗自窃喜。感慨,人刚到苦难中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有些慌张,在苦难中定了定神,习惯了苦难,也就习以为常,不觉得怎样了,虽然我经历的只是小小的扎针的苦难,却也有这样的感受,大约世上所有经历的苦难都是这样的吧,人是可以慢慢适应苦难,接受苦难的。 最近喜欢听喜马拉雅的读书节目,不用费眼睛,还能听到好多好文章,杨绛、周国平、林徽因,好多,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缓缓的读这些文章,有时候也会有好多感悟。有一个文章是讲儿时的味道的,谁写的没记住,就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一些好吃的。有一家老太太家的炸饼,炸闷子,豆皮那是初中时候最喜欢吃点味道了,一个发面饼油炸之后涂上薄薄的甜面酱,闷子炸出了小脆边之后占着她家特别的番茄酱,那个味道深刻的镌刻在的童年的记忆中。长大以后也回去过,当年炸饼的老太太已经不在了,是她的儿女接手这家小店,小周也带她老公小龙回去过,但据说小龙并不觉得怎么好吃,大概是因为我和小周都有着同样的童年味道的记忆吧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